|
猴痘已人传人,你对猴痘了解多少?猴 痘 科 普 新冠未消猴痘来 科学防护保未来
目前猴痘疫情的国际形势? 当地时间24日,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危害及预防司司长布里安德在第75届世卫大会上表示,自5月7日英国发现首例猴痘病例以来,全球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上报了131例猴痘确诊病例和106例疑似病例。 随着许多非猴痘流行国家陆续出现了首例猴痘相关的病例,很多人开始担心猴痘疫情会不会复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路。尚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已经给全球人民带来了身心健康和经济条件上的很大影响,如果猴痘也发生大规模爆发,那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猴痘疫情的双重夹击之下,人们的未来之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猴痘病毒有哪些特点?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1958年,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猴子身上发现了猴痘病毒,故被称为“猴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被感染者只是动物,直至1970年,一名仅9个月大的婴儿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家医院被确诊为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呈长方形,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属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属,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灭活。56°C加热30分钟,也易使其灭活。 猴痘病毒的传播能力? 猴痘病毒共有两个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中非分支和西非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中非分支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严重,病死率约为10.6%,并被认为更具传染性。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属于同一种属,经过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到85%。自1980年消灭天花以及随后人类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中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猴痘病毒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性等方面与新冠病毒有着明显的不同。猴痘通常不被认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它的传播途径:①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肤损伤,或者接触了最近被病人体液或病变材料污染的物品;②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③通过胎盘母婴传播;④气溶胶传播,猴痘病毒在体外保持活性最高可达90小时。因为传播途径有限,所以大多数疫情规模较小。所以K8凯发国际需调整心态,无需过度恐慌!
猴痘病毒的诊断方法? 截至目前,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上发现猴痘病毒。虽然猴痘病毒目前展现的传染性不及新冠肺炎病毒,但病毒都有变异的能力,像新冠肺炎病毒的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染性较以前就有不少提升,但防患未然的警惕之心不可放下。 目前唯有实验室才可做出猴痘的明确诊断,常用的几种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抗原检测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MIRA(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作为PCR技术的平行技术,在很多领域可以完美替代PCR技术,部分领域甚至比PCR表现得更为出色。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 , MIRA)技术在体外模拟生物体内重组修复机制,通过多种关键酶的协同作用,在37℃左右,5-20分钟之内高效复制产生大量扩增子。同时,该技术可以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荧光检测设备和胶体金试纸条等多种检测方式。 |